有關一件產品的真正價值,你覺得是「平」或「貴」,或是「物有所值」,視乎你對那件產品的了解程度,是否符合到你心目中的期望。 例如一對大牌子的二千幾元的跑步神鞋,名牌包裝、搵全世界最TOP的跑手作全球性示範、加上限量搶購式行銷手法,令唔少跑友為了某程度上的虛榮感及好奇心而想方設法希望擁有一對。「因為身邊的跑友買左,我又想要一對」的心態,凌駕了理性地想「其實呢款跑鞋的設計及鞋楦形狀是否適合我」,在跑步界好普遍。至於「值唔值」,我先不在此再討論,遲些再另開文詳述。 說回訂造鞋墊的價值,有人將花園街幾十元一對的鞋墊拿出來問我:同樣是鞋墊,點解價錢同你訂造的比較相差咁遠?!要令人較容易理解,我舉出一個例子:同樣都係藥,點解在街邊藥房賣的跟醫生給的藥價錢可以相差咁多?事實上,每一隻訂造鞋墊的價值,包括了: 你看得見、摸得到的經過超過30個電腦加人手工序一層層建立的高質素物料而成的精緻成品; 你感受得到的由訂造鞋墊給予每一隻腳的最適當承托力、姿勢改善後的舒適感; 間接節省你其他因形態偏差、姿勢不當而導致的潛在醫療開支; 要做到以上的價值,最關鍵的要素是提供訂造鞋墊的專家是否具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及耐性細心度等等。坦白說,這個要素是我們訂造鞋墊的價值最大的部份。 「免費是最貴的」,有痛楚,與其胡亂試,估估下,倒不如一步到位搵專家去快速解決問題,才是明智的做法。
- 2020-07-22
青少年脊柱側彎是其中一種最困擾父母的問題
早期的側彎,如角度不大,家長一般較難察覺。在兒童發育期中,以下的情況家長會較易知悉其子女患有脊柱側彎: ❗️ 側彎的角度增加,令脊椎彎度及身體左右不對稱的特徵更明顯(例如高低肩、盤骨傾斜、一邊肩胛骨突出等),從後觀察子女在走路或坐在地上時會容易留意到; ❗️ 從『學童保健計劃』,或經其他有關專業人仕檢查; ❗️ 其子女反映上/下腰痛楚,或做某些動作引致不舒服 脊柱側彎不只是外觀的問題,其影響有機會導致: 😣 背部左右側肌肉不協調; 😣 容易疲累甚至產生痛症; 😣 補償性的盤骨傾斜導致功能性長短腳; 😣 扁平足及下肢結構偏差問題; 😣 較嚴重的側彎影響心肺功能; 😣 負面影響自信心及日常表現 一般而言,脊柱側彎的治療,根據其側彎的角度而有以下選擇: ✅ 物理治療 ✅ 脊醫治療 ✅ 脊柱側彎矯形腰背架 ✅ 運動治療 ✅ 中醫手法治療 ✅ 手術 (較嚴重情況) 脊柱側彎是一種較複雜的形態失調問題,單一專項治療是不足夠的。例如患有較明顯的脊柱側彎,除了需要矯形師提供訂造矯形腰背架外,亦要其他專業人士的參與,包括脊醫、運動教練等等。
- 2020-04-29
你有無X形/ O形腿的困擾?
都唔知是否好多女仔小時候看日本卡通片太多,最近電視返播少女卡通片發現少女都很喜歡X形腿姿勢,可能這樣會顯得可愛一點(?)事實上,去日本旅行,都見到很多女性有意無意都有X形腿的步姿,有部份加上有內八字步態,每一步都好似想跌咁,真有點為佢擔心。 什麼是X形腿?O形腿?還有叫XO形腿的?? 可以看下面的圖片容易理解: 正常下肢結構是,兩條腿合攏時,膝關節之間應有大約一隻手指的闊度,或剛好並貼。 O形腿是足踝並靠時,膝關節之間有超過2隻或以上的空間; X形腿是指,足踝並靠,膝關節會有不同程度的重疊; XO形腿,是比較複雜的問題,除了有膝外翻外,同時有小腿骨內彎的形態問題。 從力學上看,X形, O形及XO形的問題主要是走路時身體重心會錯誤放在膝關節內/外側,導致膝蓋兩側的韌帶拉扯力不平衡、而膝關節之間的內外側空間不一致,加速軟骨勞損,較嚴重的情況是形成骨關節炎症。 至於原因,足部形狀問題,例如扁平足/高弓足等,令小腿沒法在一個正常的力學環境下成長要改善走形態及走路姿勢,以下數個方式都會有幫助 (如圖):而導致偏差;加上日常生活上,錯誤的坐姿、睡姿會讓X形, O形及XO形腿惡化。 而小腿及大腿有多組肌肉,如內/外側的肌力失衡,都會造成形態變化加劇。 要改善走形態及走路姿勢,以下數個方式都會有幫助 (如圖): 👉🏼鞋墊設計提供適當內/外斜度,以直接減少力學上的受力點; 👉🏼運動鍛鍊,有助改善不平衡的內/外側肌力; 👉🏼較嚴重的膝關節變形可能要以手術及更換人工關節方式解決當然,成人的X/O形腿等問題,愈早正視愈好。結構性失衡,只會令相關退化及勞損問題加速發生,連鎖性地影響腰背及足部組織,導致行路步姿愈來愈差。如果你們不肯定自己是否有此類問題,歡迎你們拍照及走路video…
- 2020-04-23
有扁平足,是否只是穿訂造鞋墊已足夠?
不少患有扁平足的兒童及成年人,來我們中心訂造鞋墊後,都會有一個問題:『著幾耐可以矯正到?』 我希望能夠給予每位來的客人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如果我在每個facebook或其他廣告說:我能夠醫治/矯正扁平足,變返對腳靚靚仔仔,相信會有更多的客,更多的營業額。但是,因為專業操守及做人做事原則,我只會講事實,而事實是,我能夠做的,是設計及製作每一對鞋墊,都盡可能幫助推回腳部在走路時一個正常/ 近乎正常的位置,即改善站立/走路及運動時的姿勢。就好似近視配眼鏡,唔會因為戴左眼鏡而矯正到近視一樣。 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扁平足是如何形成?人類進化到只靠雙腳行走的動物,雙腳承受的負擔是哺乳類物種之中最高的。只是兩隻腳的骨骼數量(56塊),已經佔了人體骨骼總數約四分之一!足部結構複雜,有一兩組關節出現問題,已做成連鎖效應。而扁平足,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骨骼排列或結構異常,或因糖尿病變令足部骨骼下榻,導致彊硬性扁平足。另外,超過90%以上的扁平足原因是由於足部肌力不足,韌帶過鬆,令關節不能有效鎖定,導致足弓下陷。 根據研究文獻及我多年來的觀察,扁平足大多是經遺傳,即是先天性的。後天的因素,例如體重變化,運動多寡會令此足患程度變化。訂造鞋墊的作用,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是透過穿著時扶正下肢結構,令有關關節肌肉群等可以回復一個較正常的活動範圍,即是改善姿勢。 只是穿訂造矯形鞋墊肯定是不夠的。另外要: 穿著具控足能力的鞋(看圖),才能有效發揮鞋墊的功能 足部肌肉強化運動(看圖) 核心肌群及肌力協調改善訓練 – 可考慮找運動治療師 (本中心都有一位資深的) 以上數項都有努力及注意的話,事實上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即內足弓位有所改善,而扁平足引致的痛症、平衡力不足等等問題都明顯減少。 想要好好處理扁平足問題,必須要矯形師及患者雙方共同努力,一隻手掌拍不響,我亦希望對每一個患者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 2020-04-23
最令我心痛的是,不是見到客人穿著不合適的鞋墊,而是穿著一對『扮訂造』的鞋墊。
昨日有個客嚟檢查。我在這裡想說的重點不是他的症狀,而是他現正穿著的鞋墊。 『我早兩個月去左XX度訂腳整左對鞋墊,但係到依家都著得唔舒服,唔知點解?』 他攞左隻鞋墊比我睇(如圖)。 我看左一眼:『佢點樣同你整?』 『佢望左我隻腳,扭兩下,再放一張紙入塊板幫我印對腳印出嚟,之後隔2星期就俾左呢對鞋墊我。』 我無言。 我苦苦經營了這檔口仔都已11年,最低限度都知道做生意點都要有一個底線,其中一個就是要『過到自己良心』。唔講什麼商品條例,拿一個現成外殼(啤上字的,要開模具大批量生產才會有的),貼上面層,仲要客人等兩星期就完成,仲要客人俾訂造鞋墊的價錢,仲要係著得唔舒服,點解可以咁樣? 這是什麼道理?這種欺騙行為,不單只傷害到個客,亦傷害到我們這個行業,令人以為訂造鞋墊就是那麼兒戲的過程,輕易抹殺掉我們一直以來的堅持及努力。 或許有很多人,甚至是醫生或治療師,認為鞋墊只是一個簡單的賺錢工具,只是有個足弓支撐一下,『包裝』一下就可以賺個一兩千圓。如果如此簡單,那我仲點解要繼續堅持訂造鞋墊服務? 別人怎麼做我控制不到,我能做的,就盡力做到更好,幫到人之餘問心無愧。如果你們懷疑自己在其他地方訂造,正在穿著的,不是真正取腳模造的『訂造鞋墊』,可以將你們的鞋墊正反面拍個照,PM或WHATSAPP俾我,我幫你睇。你們真金白銀買的鞋墊,我都衷心希望能物有所值。
- 2020-04-21
從派傳單的日子……一路捱過來
疫情之下,很多行業都受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對於我們此行業,由於學童在家不用上學,各長跑及體育比賽取消,有許多原本應該在此幾個月見到的客戶群都消失了。 同事、家人、朋友都有點擔心,不知道此情況會持續到幾時。我公司業務屬於半零售及半個人服務方式,疫情對營業額的負面影響亦日益浮現。我每日都檢視我們的服務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有沒有其他好的產品服務可以拿來推廣一下;有時可以靜下來的時候,我會想:這是否我最艱難的日子? 最困難的日子,其實應該是我2008年創立此中心後,頭2-3年的起初階段。當時一個人,姑娘都無能力聘請,所有事情一腳踢。沒有錢賣廣告,便膽粗粗自己印單張去天橋派。我諗,我可能係全港唯一一位會派傳單的矯形師了。就算2010年跑完渣打馬拉松後,在終點附近都會拖住極疲累的身軀派傳單。有人問:派傳單係你,之後睇症又係你,啲客會唔會覺得你好唔掂?咁我認為,一般人攞傳單唔會仔細睇派那個人的樣貌(除非係靚女),當時為了公司找客源,什麼都要試了。 此11多年,一步步的走過來,幸運地有好的同事加入,有好的合作夥伴支持,亦有很多客戶多年來對我們的認可,才令公司得以發展到現在。 縱使現在開支負擔大了,但現在這條路畢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行,大家咬緊牙關捱過去,趁現在多作檢討,為未來回來的客戶們作出更多、更貼心的服務。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Thomas Law 足脊矯形師
- 2020-04-16
脊柱側彎–不要錯過矯形黃金期!
上年6月陳太帶了她12歲的女兒來我中心作脊椎側彎檢查,因之前去學童保健檢查結果顯示有較明顯脊柱側彎,想了解有什麼方式能改善到此問題。 看了X光片,是屬於S形雙側彎,胸椎是38度,腰椎為28度。由於青少年的脊柱骨骼發肓年齡平均為15-16歲,矯形的黃金期只有短短3-4年,實在不宜再拖延。穿戴波士頓矯形架(Boston Brace)在她的情況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我當日檢查後,再進行量度、3D電腦掃瞄,及取X光片資料,將所有資料數據傳到位於愛爾蘭的波士頓脊柱側彎腰背架製作中心,約兩星期後,此架寄回我中心後,再約陳太女兒穿著矯正。 經過9個月的跟進,3月再進行X-光檢查,胸椎及腰椎分別減少5度及3度。除了穿波士頓脊柱側彎腰背架,她還勤力養成進行我建議的腰背運動習慣,雙管齊下。 治療目標是,希望她的側彎角度繼續改善,這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及不斷監察,適時調整。 波士頓脊柱側彎腰背架是在1970年代,由Dr. John Hall和Mr. William Miller為了矯正腰椎和胸腰椎的不正常彎曲而發展出來的。在醫療矯形行業已有超過40多年,是目前最常見用來治療脊柱側彎的腰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