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這個是最近頗為常見的問題。尾趾囊腫是指第五蹠骨頭端骨質增新,而小趾骨呈內翻方向,這個呈“V”狀變形會令第五蹠骨關節頭位置的滑囊組織受磨擦而發炎。 導致尾趾囊腫的原因,包括以下數點較常見: 遺傳或先天的因素; 足部形態異常結構,例如扁平足、前足內旋; 經常穿著前掌較窄或太高跟的鞋類,或穿鞋時沒有把腳固定好,走路/跑步時腳步會往前推,令尾趾蹠骨頭端與鞋的摩擦加劇; 小腿肌肉過緊,步姿不當 患有此痛症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可能是鞋的因素很重要;但男性出現此問題的都不少,而且有很多的CASE是患者所穿的鞋類一直已是闊頭款。那麼,在經過姿勢及力學檢查後,發現尾趾囊腫都同時會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扁平足的結構,令腳部韌帶過鬆,而關節無法有效在步態上適時鎖定,導致小關節(包括尾趾)容易變形。 要好好地處理尾趾囊腫,以下是部份建議的方式: 鞋:選擇闊頭及低後跟的鞋,確保前掌有足夠的闊度; 鞋墊:選擇有橫足弓及內足弓支撐的鞋墊,有助固定足部結構,穩定步姿; 伸展按摩:尾趾囊腫週邊的肌肉群是偏緊的,適當按摩及伸展有助紓緩痛症 如痛楚情況嚴重,應尋求專科醫生作進一步治療。
- 12/05/2020
哈格倫氏症候群(Haglund’s disease) – 跑手的惡夢
很多跑友都有此問題,不幸的是,患上此炎症,往往要迫住休息一後長時間才可以恢復運動。本人就是此炎症的受害者,完全休息沒法跑一個多月,才感覺有些進展。 什麼是哈格倫氏症候群?如果你後跟後端,即是後跟骨及阿基里斯肌腱的接觸位置有一突出的堅硬物,按壓時會痛,走路、跑步會痛,足尖站立的動作會更痛,出現紅腫現象等,那你很大可能已是患上此症狀。 人體的筋腱及骨骼之間有很多滑囊組織作降低摩擦用途。後跟骨如因不斷承受摩擦,例 如和鞋的後跟位摩擦而導致骨質增新及變大。外觀上會有一塊硬物在後跟處突出來,但不一定會痛;但是,如跑手、運動員或需要經常走動的人士,阿基里斯肌腱近後跟骨處的滑囊組織會不斷和此新增的小骨塊摩擦,導致滑囊炎症。 以下幾種情況容易患上哈格倫氏症候群: 經常穿著後跟質地過硬的鞋,令後跟上端經常承受大量摩擦; 後足內旋 (heel supination),腳外側過份受力; 阿基里斯肌腱過緊,令後跟骨走路時承受過大拉扯力; 高弓足人士 治療方式: 控足能力較好的鞋類,穩定關節及阿基里斯肌腱的活動範圍; 穿著特別設計的鞋墊,減少阿基里斯肌腱拉扯及後足內旋角度等; 休息至少6星期 (本人情況都是休跑6星期後,感覺真的是好些); 慢慢進行一些伸展運動; 如有需要,物理治療及骨科醫生的進一步治療
- 09/05/2020
足弓高啲就健康啲?
扁平足是在近年愈來愈受社會重視的足患。不少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小朋友患有扁平足而為他們訂配矯形鞋墊。固然扁平足會引致一定問題,例如脚跟痛、易疲勞等。這令不少人認為足弓愈高代表愈健康,但其實足弓過高同樣會引起不少問題,以下會帶大家了解甚是是高弓足及其帶來的問題。 高足弓是扁平足的相反,患者足部的內側足弓過高,與正常足比較,足弓明顯更高,足部貼地面積較少。嚴重的甚至令足外側(腳趾尾)離地,令脚受力不平均,足前掌及後跟壓力加大,容易腳痛。這類患者因足部接觸地面面積較少,而整體足部絡構較為僵硬,故走路不平穏,容易「拗柴」。另外,高弓足患者的脚形 容易令整隻足部向外翻,壓力集中在足部外側,所以一般高弓足的鞋底 外側磨損會較多。另外,小腿、大腿肌肉因需保持平衡而長期緊繃,也容易令患者感覺酸軟。而患者亦會因脚形容易有O型腿,雙腿膝蓋距離較大,容易做成膝蓋發痛。高弓足主要和遺傳有關,如父母有高弓足,子女一般都有較高足弓。但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神經病變令肌力不平衡,亦有機會形成高弓足。 患有高足弓的患者可使用具吸震性的鞋墊,減少足前掌及後跟所受壓力。如患者同時有O型脚或出現痛症,可用訂造鞋墊控制足部外翻角度,從而減輕O型脚的程度。而當患者發現自己的鞋底外側磨損嚴重時,亦應立刻將鞋更換。最後,如有小腿、大腿緊繃,可做小腿肌腱伸展運動。
- 06/05/2020
脛後肌炎 (tibialis posterior tendonitis)
最近有跑友患上此問題,其實此情況在跑手間比較普遍。脛後肌炎比較常見的症狀如下,如果你有2項或以上是“YES”,你需要留意了: 足踝後內側位置走路或跑步後疼痛; 按壓足踝後內側位置會感到痛楚; 足部做外翻 (即偏離人體中線)的動作會感到痛楚; 足部做背屈 (向上翹)的動作會有緊繃感; 較嚴重會在患處有紅腫現象 有很多人會將脛後肌炎和足踝內側韌帶拉傷混淆。事實上,足踝內側群的五條韌帶構成所謂的「三角韌帶」,結構組織很強韌,除非是承受極大的拉扯力或直接撞擊,否則不容易受傷。 為何會導致脛後肌發炎?要知道,脛後肌是從小腿後端一直往下走,經過內踝的後緣與下緣,連接到舟狀骨與蹠骨中段,扮演支撐足弓的重要角色,是支撐中足的最主要構造,也是穩定足踝關節的重要肌肉之一。在日常走路及跑步中,如支撐 足弓的結構太弱,例如足部韌帶過鬆、肌力不足、扁平足/寬扁足等,令脛後肌負荷過量而成脛後肌腱病變,導致發炎。如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脛後肌長期承受的拉扯力會令足弓結構不能有效鎖定,引致惡性循環,有機會令扁平足的程度加劇,影響步姿以至日常生活。 要處理此問題,第一:穿著具有足夠承托力的訂造矯形鞋墊,透過承托足弓及舟狀骨,有效減少脛後肌腱的拉扯,矯正步姿及幫忙消炎;第二,每日都要進行針對脛後肌的按摩,放鬆有關肌肉,將有助減少脛後肌腱的繃緊程度 (如圖);如果痛症比較嚴重及有明顯紅腫等現象,建議看醫生及物理治療師等作處理。
- 04/05/2020
穿人字拖會改善拇趾外翻?
有時會有客問我此問題,因為覺得著人字拖會分開拇趾二趾,望落去感覺好似改善左。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要知道,著人字拖行路時,要靠用腳趾公及第二足趾夾住膠帶才行到,這樣會令足趾的內收拇趾肌 (如圖)愈來愈緊,反而有可能令拇趾外翻加劇。 另外,如人字拖腳面的膠條較幼,起步時因為想無咁容易“甩鞋”,腳趾會或多或少抓住鞋面,使足趾底部肌肉更緊,拇趾反而更容易往外拉。 而大部份的人字拖設計是鞋底薄身,而且是一塊平面膠,沒有足夠的吸震能力之餘,承托力亦欠奉。就算個款又型又靚,著到腳痛,著到腳趾變型,值得嗎? 如果選擇拖鞋,可以考慮有後跟帶的,加上鞋面包裹腳背較多的款式,以增加走路時足部在鞋內的穩定性。而人字拖,則可免則免了。
- 29/04/2020
動畫少女X形腿姿勢很可愛?勿模仿!
都唔知是否好多女仔小時候常看日本動畫片,最近電視返播少女動畫片發現少女都很喜歡X形腿姿勢,可能這樣會顯得可愛一點(?) 事實上,去日本旅行,都見到很多女性有意無意都有X形腿的步姿,有部份加上有內八字步態,每一步都好似想跌咁,真有點為佢擔心。 什麼是X形腿?O形腿?還有叫XO形腿的?? 可以看下面的圖片容易理解: 正常下肢結構是,兩條腿合攏時,膝關節之間應有大約一隻手指的闊度,或剛好並貼。 O形腿是足踝並靠時,膝關節之間有超過2隻或以上的空間 X形腿是指,足踝並靠,膝關節會有不同程度的重疊; XO形腿,是比較複雜的問題,除了有膝外翻外,同時有小腿骨內彎的形態問題。 從力學上看,X形, O形及XO形的問題主要是走路時身體重心會錯誤放在膝關節內/外側,導致膝蓋兩側的韌帶拉扯力不平衡、而膝關節之間的內外側空間不一致,加速軟骨勞損,較嚴重的情況是形成骨關節炎症。 至於原因,足部形狀問題,例如扁平足/高弓足等,令小腿沒法在一個正常的力學環境下成長要改善走形態及走路姿勢,以下數個方式都會有幫助 (如圖):而導致偏差;加上日常生活上,錯誤的坐姿、睡姿會讓X形, O形及XO形腿惡化。 而小腿及大腿有多組肌肉,如內/外側的肌力失衡,都會造成形態變化加劇。 要改善走形態及走路姿勢,以下數個方式都會有幫助 (如圖): ??鞋墊設計提供適當內/外斜度,以直接減少力學上的受力點; ??運動鍛鍊,有助改善不平衡的內/外側肌力; 較嚴重的膝關節變形可能要以手術及更換人工關節方式解決當然,成人的X/O形腿等問題,愈早正視愈好。結構性失衡,只會令相關退化及勞損問題加速發生,連鎖性地影響腰背及足部組織,導致行路步姿愈來愈差。
- 29/04/2020
有關鞋墊的10種錯誤概念 (下)
6. 鞋墊著到對腳唔痛就唔再穿著 功能性鞋墊的穿著目的,是要改善你行走的姿勢,痛症才會改善。有一日行路無再無痛,很多人以為好番,但係事實上腳形仍有偏差,即是扁平足等問題仍然存在。停用鞋墊,行一陣姿勢又差番,咁樣痛症會容易返發的。最好的在穿著鞋墊時,如果痛症減少,就要開始做一些下肢肌力強化運動,以慢慢減少足部對鞋墊的依賴性。 7. 先買鞋才配鞋墊,還是先配鞋墊才買鞋? 鞋墊是按穿著者的需要目的而選擇,即是在購買現成或訂造鞋墊的過程中,要考慮的首要應該是『點樣的鞋墊設計才合適我?』。選擇了鞋墊後,才去找一對可以放得放的鞋,才是合理的次序。 8. 我朋友著某牌子的鞋墊著得舒服,我跟佢買 一句講晒:佢著得舒服唔代表你都著得舒服。同一道理,某牌子比賽跑鞋,只因世界級跑手又著,身邊的跑友又著,一窩蜂地去買,有不少之後對腳著到腳痛嚟搵我問點解。每人腳型不同,肌力不同,步姿亦不同,同一款鞋或鞋墊肯定不可能符合每個人的情況。最簡單的,可以試穿,有不良反應就要停用,或找專業人士檢查一下。 9. 某店舖用加熱定型方式幫我造左對訂造鞋墊,話係矯到腳形。 加熱定型的意思,即是指鞋墊本來有一個基本形狀,或是像一張紙咁扁平狀的,經過熱風鎗或焗爐加熱後,可有限度地改變形態,根據腳部而定形。感覺上好像是按腳形訂製,及可即時俾到個客,但從足科矯形的角度看,提供力學矯正的效果比較差,及鞋墊壽命會較短。如果希望獲得一對真正矯形的鞋墊,直至現在的技術,都是需要套取腳模,交到工場製作,完成後送回中心配試。經過上述過程造出來的鞋墊一般都是承托力及其壽命為最理想的。 10. 腳痛著鞋墊後就會唔再痛 這個是有不少人對鞋墊的『合理的期望』的落差問題。腳痛穿著合適設計的鞋墊是有助減少痛楚,但要清楚痛楚的原因可以包括組織累積性勞損而發炎、肌力不足而導致姿勢不當受傷、足部某區域長期受壓等。只靠鞋墊是有用,但不足夠,需要配合其他,例如物理治療、運動鍛鍊、穿著合適的鞋類等等去一併幾管齊下去改善。
- 29/04/2020
有關鞋墊的10種錯誤概念 (上)
鞋墊的10種錯誤概念 1. 鞋墊愈軟愈舒服 軟身的鞋墊,踩下去的第一感覺,99%的人都會覺得好正。正常腳型或有些許扁平足的人,不論本身有無痛症,穿著後起初數天會感覺舒適,但有部份人卻會之後愈著愈痛。原因是軟身的鞋墊提供了一個不穩定的接觸面給穿著者,容易令足部結構,以致步姿左右擺動。如足部有受傷組織,例如足底筋膜炎等,當走路時加大足底關節活動,會令傷患加劇,增加痛症。事實上,來我中心的客戶不少痛症都是穿著過軟身的鞋墊而造成。 2. 要買大一號的鞋去放鞋墊? 如果買大些鞋去放鞋墊,有兩個問題:第一,買大一號的鞋,會令鞋前掌翹步位易與腳不合,即腳址要更用力才可以屈起鞋前掌走路,這樣腳趾及前掌底部會容易產生痛症或變形問題 (如圖);第二,就算大一號鞋內空間大左,但鞋內深度淺左,即鞋後跟有機會包裹不到腳後踭,即容易會有“甩踭”情況出現。 3. 鞋墊愈貴,功能愈好 有時聽到個客埋怨:『我對鞋墊花左成千元買返嚟,唔知點解都會著到腳痛?』這是一個不合邏輯的思考錯誤:鞋墊愈貴,就會著得愈舒服?貴價鞋墊,可能因為是外國名牌,用料靚,來貨價高;亦可能因為是包裝宣傳華麗,低成本的產品包裝到高價出售;但鞋墊不是手袋,某程度上是一種功能性產品。功能性是指製作物料、形狀都對穿著者有直接的關係。事實上,我見到坊間有不少價錢大眾化的鞋墊,性價比都很不錯,並非愈貴愈好的。 4. 哥哥/姐姐對腳大左,留返對鞋墊俾弟弟/妹妹著 這個概念,跟(大嘅著完的鞋留俾細嘅穿著)差不多。要知道,每個人的腳型肥瘦都唔同。哥哥當時啱著的,到弟弟穿的時候,可能因為腳形,例如扁平足的程度不同時,俾佢穿著可能會導致不適或壓力點出現的情況,而且,對鞋墊已經穿著一段時間後,已經有若干程度的損耗,不值得節省這些金錢在功能性的產品上。 5. 鞋墊著到爛左才買對新的 很難一概而論鞋墊要穿著幾耐才需要更換。一般現成鞋墊穿著壽命為幾星期到一年左右,而訂造鞋墊會久一點,大概1-2年左右,不過會有很多因素影響:鞋墊的物料、穿著者的體重、穿著的目的、穿著的頻密度等等。有很多人覺得著到爛左才買對新的,但這個不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鞋墊一般是有某個功能價值的,例如是吸震、承托、增加接觸面以保護足部等等。如穿著到某個時刻,感覺到有關功能消失,痛症回來等等,可能是時候換鞋墊了。其實最好的做法是帶回鞋墊給相關的專業人士評估是否仍合用。 續:有關鞋墊的10種錯誤概念(下)
- 23/04/2020
有扁平足,只穿訂造鞋墊已足夠?
不少患有扁平足的兒童及成年人,來我們中心訂造鞋墊後,都會有一個問題:『著幾耐可以矯正到?』 我希望能夠給予每位來的客人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如果我在每個facebook或其他廣告說:我能夠醫治/矯正扁平足,變返對腳靚靚仔仔,相信會有更多的客,更多的營業額。但是,因為專業操守及做人做事原則,我只會講事實,而事實是,我能夠做的,是設計及製作每一對鞋墊,都盡可能幫助推回腳部在走路時一個正常/ 近乎正常的位置,即改善站立/走路及運動時的姿勢。就好似近視配眼鏡,唔會因為戴左眼鏡而矯正到近視一樣。 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扁平足是如何形成?人類進化到只靠雙腳行走的動物,雙腳承受的負擔是哺乳類物種之中最高的。只是兩隻腳的骨骼數量(56塊),已經佔了人體骨骼總數約四分之一!足部結構複雜,有一兩組關節出現問題,已做成連鎖效應。而扁平足,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骨骼排列或結構異常,或因糖尿病變令足部骨骼下榻,導致彊硬性扁平足。另外,超過90%以上的扁平足原因是由於足部肌力不足,韌帶過鬆,令關節不能有效鎖定,導致足弓下陷。 根據研究文獻及我多年來的觀察,扁平足大多是經遺傳,即是先天性的。後天的因素,例如體重變化,運動多寡會令此足患程度變化。訂造鞋墊的作用,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是透過穿著時扶正下肢結構,令有關關節肌肉群等可以回復一個較正常的活動範圍,即是改善姿勢。 只是穿訂造矯形鞋墊肯定是不夠的。另外要: 穿著具控足能力的鞋(看圖),才能有效發揮鞋墊的功能 足部肌肉強化運動(看圖) 核心肌群及肌力協調改善訓練 – 可考慮找運動治療師 (本中心都有一位資深的) 以上數項都有努力及注意的話,事實上有不少的“成功”案例,即內足弓位有所改善,而扁平足引致的痛症、平衡力不足等等問題都明顯減少。 想要好好處理扁平足問題,必須要矯形師及患者雙方共同努力,一隻手掌拍不響,我亦希望對每一個患者的努力都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