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個客嚟檢查。我在這裡想說的重點不是他的症狀,而是他現正穿著的鞋墊。 『我早兩個月去左XX度訂腳整左對鞋墊,但係到依家都著得唔舒服,唔知點解?』 他攞左隻鞋墊比我睇(如圖)。 我看左一眼:『佢點樣同你整?』 『佢望左我隻腳,扭兩下,再放一張紙入塊板幫我印對腳印出嚟,之後隔2星期就俾左呢對鞋墊我。』 我無言。 我苦苦經營了這檔口仔都已11年,最低限度都知道做生意點都要有一個底線,其中一個就是要『過到自己良心』。唔講什麼商品條例,拿一個現成外殼(啤上字的,要開模具大批量生產才會有的),貼上面層,仲要客人等兩星期就完成,仲要客人俾訂造鞋墊的價錢,仲要係著得唔舒服,點解可以咁樣? 這是什麼道理?這種欺騙行為,不單只傷害到個客,亦傷害到我們這個行業,令人以為訂造鞋墊就是那麼兒戲的過程,輕易抹殺掉我們一直以來的堅持及努力。 或許有很多人,甚至是醫生或治療師,認為鞋墊只是一個簡單的賺錢工具,只是有個足弓支撐一下,『包裝』一下就可以賺個一兩千圓。如果如此簡單,那我仲點解要繼續堅持訂造鞋墊服務? 別人怎麼做我控制不到,我能做的,就盡力做到更好,幫到人之餘問心無愧。如果你們懷疑自己在其他地方訂造,正在穿著的,不是真正取腳模造的『訂造鞋墊』,可以將你們的鞋墊正反面拍個照,PM或WHATSAPP俾我,我幫你睇。你們真金白銀買的鞋墊,我都衷心希望能物有所值。
- 21/04/2020
作為跑手,家裡超過一對跑鞋,是很合理的。
一般以比賽挑戰自我,推動自己繼續練跑的跑手,大部份家裡會超過一對跑鞋;我認識不少跑友,珍藏了超過10對跑鞋,甚至某牌子同一系列的所有色系都有一對,那樣他跑步時可以左腳一個色,右腳著另一個色。 跑全馬而有訓練課表的跑手,買跑鞋時一般會分為3種目的:恢復慢跑(recovery run)用途、練速度課(interval/tempo)用、及長課(LSD)/比賽用的。 恢復慢跑用途的跑鞋,控足程度最高,三種之中亦屬於最重。此類跑鞋提供比較多的鞋底吸震物料及有關設計,為疲勞狀態的跑手在恢復慢跑時有較佳的保護。 而練速度課,要衝圈,跑鞋要講求輕身及靈活性強,尤其在推進身體時,腳前掌蹠骨關節往上屈曲的幅度可以達到60度,所以一般此類跑鞋鞋底較薄及前掌較翹起。相對保護足部能力不大,故不建議有扁平足、腳痛人仕著嚟跑。超過半馬的賽事,除非是精英跑手,亦不建議用此跑鞋跑太長時間,對足部的潛在傷害是會有累積性的。 長課(LSD)/比賽用的跑鞋,功能應是以上兩者的總和除以二,即是兩者功能兼有,再拿一個平衡的水平。大體而言,鞋底吸震力會較練速度課的高,而整體重量會比恢復慢跑的要低。對跑全馬的跑手來說,我個人認為,長課的跑鞋應該和比賽的一樣,因長課的訓練時間較長,一般2-3小時,用熟悉長課感覺的跑鞋去跑全馬賽事,出現與鞋配合不當的意外會更少。 我很明白跑手對跑鞋有一種莫名的情意結。就算你有用不完的錢,都不建議買太多放屋企,不要見減價就買,見漂亮的又買。跑鞋放得太耐,鞋底膠及膠水會變質,到時用的時候,可能跑一會整個鞋底甩了出來,白白浪費了一對鞋。 Thomas Law 足脊矯形師
- 21/04/2020
訂造鞋墊定期需更換?
不時在試鞋墊時,有客人問:『我點樣先知道係時候要更換鞋墊?』 這問題的背後意思,係想知道鞋墊的壽命大概多少。我一般口頭上說1年半到兩年,而事實是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鞋墊的壽命:著嚟跑馬拉松、只是返工穿著、大隻佬、嬌小的女士,都能令鞋墊的穿著有效期限有幾倍的分別。 最顯而易見的,如鞋墊穿著到以下的圖:著到分體式,或腳足弓及鞋墊承托位置有明顯的距離,即表示那對鞋墊要榮休,功成身退了。 另外,如果以前未穿鞋墊時的症狀慢慢返嚟,例如小腿痛、腳後跟痛等,這是一個警號,即代表訂造鞋墊的承托能力開始變差,我們係時間又要見面了。 最好的方法是,我們會定期試墊後4-6個月致電提提客人找我免費跟進,讓我評估鞋墊的承托力、穿著者的姿勢肌力變化等,有需要時作出合適的調整,這樣才會確保鞋墊能繼續發揮應有的功能。 正在穿著我造的鞋墊的各位,call我。 Thomas Law 足脊矯形師
- 21/04/2020
從派傳單的日子……一路捱過來
疫情之下,很多行業都受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對於我們此行業,由於學童在家不用上學,各長跑及體育比賽取消,有許多原本應該在此幾個月見到的客戶群都消失了。 同事、家人、朋友都有點擔心,不知道此情況會持續到幾時。我公司業務屬於半零售及半個人服務方式,疫情對營業額的負面影響亦日益浮現。我每日都檢視我們的服務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有沒有其他好的產品服務可以拿來推廣一下;有時可以靜下來的時候,我會想:這是否我最艱難的日子? 最困難的日子,其實應該是我2008年創立此中心後,頭2-3年的起初階段。當時一個人,姑娘都無能力聘請,所有事情一腳踢。沒有錢賣廣告,便膽粗粗自己印單張去天橋派。我諗,我可能係全港唯一一位會派傳單的矯形師了。就算2010年跑完渣打馬拉松後,在終點附近都會拖住極疲累的身軀派傳單。有人問:派傳單係你,之後睇症又係你,啲客會唔會覺得你好唔掂?咁我認為,一般人攞傳單唔會仔細睇派那個人的樣貌(除非係靚女),當時為了公司找客源,什麼都要試了。 此11多年,一步步的走過來,幸運地有好的同事加入,有好的合作夥伴支持,亦有很多客戶多年來對我們的認可,才令公司得以發展到現在。 縱使現在開支負擔大了,但現在這條路畢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行,大家咬緊牙關捱過去,趁現在多作檢討,為未來回來的客戶們作出更多、更貼心的服務。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Thomas Law 足脊矯形師
- 17/04/2020
40歲,,如何保持『不會疲倦的身體』?
我除了是矯形師外,另一身份是業餘馬拉松跑手。我第一次跑馬拉松大約是2005年,是澳門馬拉松,時間好像是3小時45分左右,點解會選擇跑馬拉松,真係唔記得,好像是為了減肥,因我畢業後工作壓力大,運動少,食嘢又沒有什麼節制…怎樣準備那場馬拉松亦不記得了,但在比賽過程中那種痛苦仍然瀝瀝在目。 縱是如此,從此愛上長跑,過去15年來,跑過數不清的10k, 半馬,全馬等比賽,偶爾拿到獎杯獎金,說實在都是其中一個推動我跑下去的動力之一。現年過40歲,跟10多年前的自己比較,體質一定有所下降。 但觀察有很多跑馬拉松的師兄前輩,45歲,50歲,都仍能創造自己馬拉松比賽最佳時間(PB),這是絕不容易的。 不論是跑馬拉松,工作及日常生活,打造一個『不會疲倦的身體』是很重要的。40歲大概是人生的下半場,只是努力是不夠的,應進行『符合年齡的努力』。畢竟生陳代謝率減慢,體力、精神及鬥志都滑落,要花更多堅持及鍛鍊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下的身體症狀,如果你有一項或以上,你要小心了: ? 晚上很夜才入睡,早上爬不起來,就算睡多了都感到疲倦; ? 食量跟以前無大分別,但最近卻吃什麼都容易胖; ? 肩頸、腰及下肢容易僵硬,坐耐了,走路一陣就覺得繃緊及痛; ? 體力覺得下降,爬個樓梯都覺得唔夠氣; ? 精神差,工作或運動一會兒就覺得提不上勁 以下是我建議的8個習慣,堅持做,身體年齡肯定會比你實際年齡還要小: ? 早睡早起 – 何為早睡,每人定義不同,我認為晚上10時半前睡是對身體排毒功能有效運作是最好的。一開始會較困難做到,但堅持個3-5天,你會慢慢睡得著,而早起床的習慣養成後,晚上10時多你就會自然覺得很睏,想睡了。 ? 留意平時站立及坐姿。『放鬆的姿勢』,不一定是『不會疲倦的姿勢』,要不斷提醒自己『背脊挺直』,即使長時間都不會感到疲倦。 ? 運動 – 每日都要做帶氧運動。沒有跑步的習慣,都要迫自己每日行路至少15分鐘。而為健康跑步的,慢跑半小時已足夠。 ? 多做伸展運動...
- 15/04/2020
拇趾外翻,令你走路姿勢變差!
拇趾外翻是指腳大拇趾的蹠骨頭及足趾骨之間的關節因脫位而導致往外方向變形。根據本港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每1000名女性當中,約有36%患有不同程度的拇趾外翻。而40歲或以上女士比較多出現痛症及連鎖後遺症。至於成因,約有90%是因為家族遺傳,而穿著高跟尖頭鞋的,會令已出現的拇趾外翻程度惡化;而本身沒有家族性的拇趾外翻,只有2.8%是會只因穿高跟尖頭高跟鞋而導致。即是說,遺傳因素是關鍵起因。 拇趾外翻是如何發生的呢?大拇趾兩側都有肌肉,簡單來說,如果大拇趾在走路時,因扁平足、寬扁足等令拇趾內側受壓而拉扯,同時拇趾外側肌肉往外收縮,長期重複此不平衡的推拉力,會使大拇趾在推進身體時不能做到足夠的往上屈曲幅度,鎖定不到前掌關節,整個身體的重量及沖擊力便落到前掌底蹠骨範圍。 當大拇趾因拇趾外翻而發揮不到應有活動能力,自然其他足部關節要作出補償性活動。整個足部結構不穩定,會令小腿長期內旋,連帶膝蓋、大腿承受向內旋轉力量,大腿內側端肌肉過緊,導致盤骨往前傾,腰椎弧度加大,引致腰痛、步姿不良等連鎖後遺症。 因此,拇趾外翻並非只是外觀不好看的問題,從生物力學原理,會導致不同區域及程度的痛症及傷害。 如果絕大部份的拇趾外翻成因是家族遺傳,那是否代表沒法治療?其實大部份的拇趾外翻症狀,尤其是初發者,可以透過非手術方式去紓緩或矯正。家族遺傳性的拇趾外翻患者,以我大量臨床觀察,發現大部份都同時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寬扁足。要令大拇趾在走路時發揮到正常的活動範圍,一對有足夠的足弓承托能力的鞋墊是必須要的。 而在家中及室內,選擇良好設計的拇趾外翻矯正器,及用拇趾伸展帶,目的都是盡量放鬆大拇趾外側的肌肉群,減少大拇趾向外收縮而加速外翻變形的機會。 拇趾外翻基本上是一個單向的非還原病變力學問題,建議及早處理,否則外翻程度愈大,衍生的後遺症會愈多。
- 15/04/2020
3招KO足底筋膜炎
很多痛楚都可以忍受,而足底筋膜炎是其中一種不得不需要面對處理的痛楚,更是很多運動員的惡夢。原因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每日都需要走路,腳跟一受力就感到痛楚,行左一陣覺得好啲,行耐左又痛番,真係幾難捉摸。 其實要解決,唔係想像中咁難,最關鍵是要『早』,即盡早處理。市面上處理足底筋膜炎的方法有很多,現歸納以下3點最實用的俾大家参考。 1. 拉筋伸展 – 每日早晚要做,運動前後更要做! 古語有云,筋長一寸,命長十年。肌肉筋腱過緊是很多傷患的主因之一。受左傷,更要多做伸展。但切記,不要勉強自己,伸展到感覺有拉扯的感覺即可,如有痛楚就要停。 拉筋的方式請看圖。 2. 按摩肌肉 大部份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都有小腿肌肉偏緊或過緊的情況。按摩小腰腓腸肌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按摩的方式可用按摩捧 (Foam Roller)、按摩球 (例如Acute Ball Mini)或震動按摩鎗。要注意的是,按摩鎗只建議打在肌肉位置,慢慢橫向的打,不能打在筋鍵及筋膜位,因為此等組織受沖擊時容易導致更大的傷害。 3. 足弓承托鞋墊 在此想強調,應選擇有足弓承托力的功能性鞋墊,並非矽膠或軟物料的鞋墊。原因是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原因多是由於足弓偏低,或足底筋膜過緊,導致不斷承受過量拉扯而受傷。要令足底筋膜可以在走路時放鬆到,就要靠鞋墊的後跟柸及足弓去穩定整個腳部結構。而鞋墊的選擇,訂造鞋墊比現成的更好的一點是,訂造鞋墊能夠一步到位,每一隻腳都俾到理想的矯正角度。 當然,有更多處理的方式可以有助改善足底筋膜炎,以上3點我覺得最有效。點解?因為我都曾患過足底筋膜炎喔……歡迎大家在此留言分享你們自身的方式,我深信民間智慧博大精深,讓更多人受惠。
- 26/06/2019
孕婦常見下肢問題
孕婦常見下肢問題 近兩三年身邊的朋友妻子都懷孕,去年尤其多。懷孕的媽媽們除了感覺肚裡的胎兒漸漸長大外,有些更向我反映有下肢問題,常見的症狀如下: 足部尺碼變大 下肢腫脹,易疲倦及痙攣 靜脈曲張 婦女懷孕後,生理變化會逐漸增加,包括身體血液循環減慢,特別是小腿及下肢血管因胎兒及子宮變大而被壓迫,造成血液不循環現象,導致水份積聚而形成水腫,而下肢至腳掌問題尤為嚴重,甚至容易造成小腿肌肉疲勞疼痛,以致抽筋及靜脈曲張情況出現。 另外,懷孕期間胎兒吸取額外鈣質,用以發展骨骼及牙齒,所以媽媽在懷孕期間會較大量流失鈣,而缺鈣則導致神經傳遞信息功能不能有效運作,引起抽筋。 要預防孕婦抽筋,減少下肢腫脹等問題,可以有以下方法: 經常做腿部運動及小腿伸展 應常做腿部運動,有助鬆弛緊張肌肉,保持良好血液循環,亦建議多做伸展運動,防止小腿出現疲勞。 浸暖水及按摩 可用一盤暖水,把小腿位置浸浴15-20分鐘,亦可用暖水沖涼,增加小腿血液循環,加上按摩小腿,效果更理想。 改善睡姿 如胎兒漸長,仰臥睡覺會容易被胎兒壓住主要血管,令血液不循環。建議以側臥姿勢睡覺。 穿彈性壓力襪 若媽媽有水腫或靜脈曲張的情況,可穿著彈性壓力襪,有助消除水腫,亦可有助預防靜脈曲張及抽筋出現。 選擇合適鞋及鞋墊 由於孕媽媽在懷孕期體重增加逾十公斤以上,走路時的雙腳負擔會增加。另外,足底韌帶會因體重增加而拉鬆,形成後天扁平足。在選擇鞋方面,應有鞋底防滑設計加闊前掌、前掌曲屈摺方便起步。容易穿著等特點。而鞋墊亦應有適當的內足弓承托,有助穩定步姿。
- 26/06/2019
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墊
「雙腳很重要」,我相信這一句話沒什麼人會反對吧。每人的一雙腳如此重要,正因為需要走路、跑步、跳躍等動作。「千里之路,始於足下」,而我在此指出的「足下」是雙足直接接觸的鞋墊。其實「鞋」與「鞋墊」都走路時不可劃缺的必需品。「鞋」固言是保護雙足免受傷害;而「鞋墊」,則提供「矯正」、「舒適」的功能。市面上充斥著很多不同種類的鞋墊,我們應如何有智慧地挑選合適自己的呢? 現成/預制鞋墊 這類按模具不同尺寸大量預制的現成鞋墊,因應運用不同材質,例如矽膠、PU等,提供不同硬度及形態。不說別的,單就標榜「扁平足專用」的承托足弓鞋墊,不同品牌之間已經有上千種足弓形狀,要從中選中一對合適自己足弓矯正角度的,只有三個字形容:「睇彩數」!胡亂選擇現成足弓鞋墊,不一定會對改善步姿有幫助,而可能因承托不足或過,大致肌肉不適、長短腳、加刻痛症等後遺症。 熱塑半訂製鞋墊 近2-3年多了此類熱塑鞋墊在市面推出,包括在運動店及在百貨公司專櫃形式。首先經過簡單足部檢查,之後將一塊預先裁好尺寸而未成形的放入烤箱加温後,利用輔助設備及手法將鞋墊塑片在足下成型。此類鞋墊材質一般不耐用,數月耐便不能提供有效的承托功能,而且在定型的過程,很多時不能推到一個理想的矯正角度,因此,我認為此類鞋墊偏向於提供「有限度承托的適應性鞋墊」功能,而非力學矯正鞋墊類列。 度腳訂製矯正鞋墊 要提供準確矯正角度的鞋墊,首先要經過步態分析、肌力測試,了解足部偏差的角度、痛症成因等,決定要設計鞋墊的應要給予的矯正角度、最大舒適度等,再運用矯正手法套取足模後,經過數十個製作工序及品質檢查,確保此獨一無二的度腳訂造矯正鞋墊為患者發揮應有功能。而此類鞋墊因製作需時1-2星期,並不能立即給予。 以上三類鞋墊,各有長短及其價值,如不肯定什麼鞋墊是合適自己的,建議先諮詢矯形師,不要胡亂選擇。